佛经翻译解释:《心经》

  1. 原文: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    • 翻译:观世音菩萨在实行高深的般若波罗蜜多(智慧)时,洞见到五蕴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)都是空的,从而超脱了所有的痛苦。
    • 解释:观世音菩萨通过深入的般若波罗蜜多的修行,洞察到五蕴(形、感、想、行、识)的空性,从而超越了世俗的痛苦。这里的“五蕴”是佛教对个体存在的五个层面的描述,而“空”是指这些层面的无常和无我性。通过认识到这一点,观世音菩萨得以超越世俗的痛苦和困扰。
  2. 原文: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识亦复如是。
    • 翻译:物质和空无并无区别,物质就是空无,空无就是物质。感受、思想、行为和意识也是如此。
    • 解释:这句话说明了物质(色)与空性是不可分割的,它们是相互依存的。物质的存在依赖于空性,而空性也表现于物质。同样,感受、思想、行为和意识也是如此。这是佛教“空”(Sunyata)哲学的核心理念,强调一切现象的相互依存和无自性。
  3. 原文:舍利子,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
    • 翻译:舍利子,所有的法(现象)都是空的外貌,它们既不生也不灭,既不染也不净,既不增也不减。
    • 解释:舍利子是佛陀对弟子的呼唤,这里用来引导弟子理解佛法。诸法空相意指所有现象的真实性质是空无自性。不生不灭表示一切现象都是在因缘的作用下产生和消失,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。不垢不净说明了空性的超越与清净,不受世俗垢染。不增不减强调了空性的不变和永恒,与世俗的增减变化相对立。
  4. 原文: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,
    • 翻译:因此,在空性中没有物质,也没有感受、思想、行为和意识。
    • 解释:这句话说明在空性的境界中,所有的物质和感觉、思想、行为、意识都不存在。这是对“空”或无常的一种深刻理解,意味着一切都是不固定、不持久的。
  5. 原文: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,
    • 翻译:没有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(六根),也没有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(六尘),并没有眼识的领域。
    • 解释:这里列举了我们的六个感官和六种感受对象,以及感官所感知的界域,表明在空性的境界中,所有的感官、感受对象和感知的界域都是不存在的,强调了空性的普遍存在。
  6. 原文:乃至无意识界,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
    • 翻译:甚至没有意识的领域,没有无明(无知),也没有无明的消除。
    • 解释:连意识的领域、无知和无知的结束都不存在。这表示在空性的境界中,连我们的意识和无知也都是空无的,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。
  7. 原文: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
    • 翻译:甚至没有老死,也没有老死的终止。
    • 解释: 这句经文在探讨老死(即老年和死亡)的现象。在佛教中,生老病死被视为生命的固有痛苦之一。然而,在空性的理解下,老死并不是固定不变或实质性的。它们只是众生在轮回中的暂时现象,受制于因果和缘起的法则。同时,”亦无老死尽”也表达了老死的现象没有实质的终结,因为它们本就是空性的表现,没有实质的存在。在更深的层面上,这句经文也暗示了通过理解和实现空性,众生可以超越生老病死的轮回,走向解脱。
  8. 原文:无苦集灭道,无智亦无得,以无所得故。
    • 翻译:没有苦、集、灭、道(四圣谛),也没有智慧和得到的东西,因为没有所得。
    • 解释:这里表明在“空”的境界中,一切都是空无的,包括四圣谛和智慧,也没有任何可以得到的东西,表达了一种超越一切的境界。
  9. 原文:菩提萨埵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挂碍。
    • 翻译:菩提萨埵(觉者),因为依赖般若波罗蜜多(智慧),所以心中没有挂碍。
    • 解释:菩提萨埵通过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,让心中没有任何的挂碍和执着,达到了清净自在的境界。
  10. 原文: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
    • 翻译:因为没有挂碍,所以没有恐怖,远离了颠倒和虚幻的想象,最终达到涅槃(解脱)。
    • 解释:无挂碍的境界让修行者没有恐怖和烦恼,远离了虚幻的世界,达到了最终的解脱和安宁。
  11. 原文:三世诸佛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    • 翻译:过去、现在和未来的所有佛陀,都是依靠般若波罗蜜多(智慧),从而得到无上、正等、正觉的菩提(觉悟)。
    • 解释:通过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,所有的佛陀都得到了最高的觉悟和解脱,显示了般若波罗蜜多在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性。
  12. 原文:故知般若波罗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。能除一切苦,真实不虚。
    • 翻译:因此要知道,般若波罗蜜多是伟大的神秘咒语,是伟大的明了咒语,是无上的咒语,是无比的咒语。它能消除所有的痛苦,其效力是真实不虚的。
    • 解释:这里强调般若波罗蜜多的无上和神秘地位,认为它具有消除所有痛苦的能力,且其效力是真实而不是虚假的。
  13. 原文: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。
    • 翻译:因此,讲述般若波罗蜜多咒语。
    • 解释:介绍般若波罗蜜多的咒语,作为宣扬般若波罗蜜多的一种形式。
  14. 原文:即说咒曰:揭谛揭谛,波罗揭谛,波罗僧揭谛,菩提萨婆诃。
    • 翻译:接着说这个咒语:揭谛揭谛,波罗揭谛,波罗僧揭谛,菩提萨婆诃。
    • 解释:这是般若波罗蜜多咒的具体咒语,是用于念诵和修行的。每个音节都具有特定的意义和力量,是佛教修行者用于集中精神、净化心灵和实现智慧的神圣咒语。通常,这个咒语的念诵会帮助修行者消除内心的障碍,提升智慧,达到解脱和觉悟的境界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